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火锅粉 > 火锅粉做法 > 详略安排的2个重点技巧学做一道菜

详略安排的2个重点技巧学做一道菜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庞杂的信息如烟海,与人交流如果不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往往抓不住人心,丢失掉大好的机会。

写作亦是如此,如果别人读了你的文章,说像流水账,或者说你抓不住重点,说明这篇文章的详略安排出现了问题。

今天的示范文题目为——《学做一道菜》,我们要通过这篇微文的分享,为大家详细讲解在叙事作文中,如何找到最重要的环节,进行详细、具体描写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讲解文章主体内容中详略安排的问题。

如果你想更好地学习写作,欢迎订购我的这个专栏《50篇微文炼成写作小能手》,文章更新后会在第一时间提醒你,我们一起,共同完成写作的进阶之路。

本文包括4个部分:

第一部分:原创微文《学做一道菜》。

第二部分:写作过程分享,我的选择和写作思考。

第三部分:写作技法讲解,叙事过程中安排详略的两个技巧。

第四部分:重要提示,本次写作中最精要的总结内容,言简意赅,可作收藏细品。

一原创微文展示

学做一道菜

小时候在江苏生活过一段时间,经常吃奶奶做的梅干菜蒸排骨,后来回到四川,便很少见到梅干菜,但那种咸香鲜味却留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想再尝一次。

最近,发现在盒马能买到正宗的梅干菜,趁着周末,我决定自己这着做一做这道儿时最爱的菜——梅干菜蒸排骨。

为了做这道菜,我专门从网上搜出了一大堆“梅干菜蒸排骨”正宗做法,然后按照说明,一大早就把买来的无沙梅干菜用水泡发,等到傍晚时分,梅干菜变软了。

我把排骨洗干净,再加入一些盐、生抽、蚝油、料酒和豌豆粉,用手抓匀了,腌起来,大概要等上半个小时。这时间,我正好开始炒梅干菜,以前奶奶在做这道菜的时候,我在厨房外面的小空地上玩,总能听到“滋啦”一声,一会儿就能闻到鲜香的气味钻进鼻子里。现在,当我把滤干的梅干菜放进热油锅里,“滋啦”一声,那熟悉的味道再次窜起,直钻进鼻子,我有一点酸酸的感觉。

炒香的梅干菜和腌好的排骨和在一起,放进蒸锅里,开始最后一步,慢慢地等待蒸熟的时候。透过玻璃锅盖,我看着热气慢慢蒸腾,模糊了视线,但香气却慢慢地飘出来了。

时间到,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把碗端了出来,那油香四溢的排骨在干鲜的梅干菜中已经软烂,我忍不住伸手去抓起一个来,滚烫的排骨让我的手指感受到发烫的痛,于是我迅速把排骨扔进了嘴里,我被烫得说不出话来,却又舍不得吐出来,好半天才缓和下来,那美味的排骨让我感受到说不出来的咸香味美。

我舀了一大碗米饭,用勺子舀了满满两勺梅干菜和汤水,拌匀了,慢慢吃起来,每吃一勺,我仿佛看到天井中那个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端着碗,奶奶在旁边用勺子把梅干菜汤水舀到她的碗里,细细地拌匀了,用筷子把已经软烂的骨头剔除,放在碗边,说:“吃,趁热吃!”

对,要趁热吃,我埋头吃着自己第一次做的梅干菜蒸排骨,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傍晚。

二写作经过

我不是一个善于做饭烧菜的人,但我却一直认为饭菜香、烟火气,是人的情感的寄居地,特别是小时候的记忆中亲人做的饭菜,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味道。

生在四川,麻辣偏多,火锅串串,更是经常的主题,但当我想写一道菜时,却是这道“梅干菜蒸排骨”首先浮现在眼前,它就像是童年的一道印痕,刻在心底,永远无法淡忘。

在写作线索的考虑上,记得平时看一些孩子写作文,往往在写学做菜的文章时,重点描写做菜中遇到的困难,比如油未热更下菜入锅;调料不知轻重,齁死人;炒菜不熟练烫着自己等等,这些是小孩子们的体验,写出来令人信服,也很有特点。

而作为成年人,我虽然不擅长厨艺,但也不是生疏无比,毕竟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从视频中照着学做一道菜,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因此,我没有把这篇文章重点放在生手做菜的尴尬、紧张或困难重重,而是将做菜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与记忆中奶奶做菜时的情境联系起来,以情感贯穿整篇文章。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1%

转载请注明:http://www.jqopo.com/yfzl/1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