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疾病百科 > 专家详解扁桃体又叒叕发炎了割还是不
专家详解扁桃体又叒叕发炎了割还是不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割还是不割?这是很多家长最纠结的问题,堪比哲学三大迷失”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但有些医生建议割,有些又建议留,到底该如何抉择呢?今天就为你详细分析分析:
01到底什么是扁桃体?在我们的口腔里面,位于咽喉后部有一对软肿块,因为长的外形像扁桃一样而得名“扁桃体”。
这个我们通常俗称的”扁桃体“,其实指的是腭扁桃体。它和腺样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一起,共同组成了人体口咽部的重要免疫器官:咽淋巴环。它们共同保护身体免受呼吸道和胃肠道的外部感染。
02宝宝的扁桃体变大了,正常吗?随着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从出生后就开始生理性增大,到6~7岁时最为显著,一般在10岁后逐渐退化萎缩。
扁桃体肿大分度
但如果反复发炎,扁桃体就会很快增生,甚至3~4岁的小朋友扁桃体都会变的很大,而且部分成年人,也会因炎症刺激导致扁桃体变大后不萎缩。
03扁桃体炎的症状又有哪些呢??严重的咽喉痛(可持续超过48小时)
?吞咽疼痛,有时还会延伸到耳朵
?红肿的扁桃体
?声音嘶哑
?耳痛
?头痛
?发热
?发冷(扁桃体出现脓毒症)
?口臭
?颈部和颌骨肿大、柔软的淋巴结
?扁桃体上的白色或黄色斑点
?小孩子可能会抱怨腹痛
?如果同时腺样体增大,儿童会打鼾
?患有扁桃体炎的儿童食欲差、易怒
炎症一旦波及临近组织,就可能导致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鼻炎、喉等局部并发症,甚至影响全身,例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肾炎等等。
04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大量繁殖或病原体入侵体内而致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
细菌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病毒
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也比较多见。
其他原因
?患有某种形式免疫缺陷的成年人(例如HIV感染者)也容易患扁桃体炎。
?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并触发扁桃体炎。
?不加控制的糖尿病也是扁桃体炎的原因之一
05扁桃体的常见疾病?急性扁桃体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扁桃体感染称为急性扁桃体炎。在这种情况下,扁桃体肿胀,发炎,吞咽时疼痛,形成一层灰色或白色的渗出液。
?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的持续感染,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因为反复发作的急性感染,扁桃体通常变的很大。
?扁桃体周围脓肿:感染会在扁桃体旁产生一小块脓液,把它推向另一边。这就是所谓的扁桃体周围脓肿。
?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是由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导致扁桃体严重肿胀,发热,喉咙痛,皮疹和疲劳。
?链球菌咽喉:链球菌,一种感染扁桃体和咽喉的细菌,也叫做Strep咽喉。
?扁桃体结石:是在扁桃体隐窝中被困的碎片变硬或钙化时形成的。
06都是喉咙痛,怎么区分?感冒引起的喉咙痛通常是轻微的,几天内就会好转。且通常伴随着其他感冒症状,如流鼻涕。
如果你的喉咙痛是由扁桃体炎或链球菌引起的,疼痛会很严重,吞咽困难。
07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局部用药:有抗菌作用的含漱液。
中医中药:常用银翘柑橘汤或清咽防腐汤。
看医生、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08关于手术若出现以下症状者,建议手术: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
2、既往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
3、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肥胖或营养障碍、或出现打鼾的儿童。
4、有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患者,怀疑扁桃体病灶者。
5、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6、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
7、口臭。
8、成人的良恶性肿瘤。
口臭的原因
??扁桃体隐窝中藏着的干酪样分泌物,特别臭
●扁桃体脓栓:扁桃体隐窝中藏着的是脓性分泌物
●大多数的口臭都是源自与此
扁桃体炎并不是危重病症,对于手术治疗,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心中清楚了,自然就不用困惑紧张。而且现在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安全快捷,可以做到基本无血哟!
09手术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吗?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的是,扁桃体有免疫功能,但它免疫功能是有限的,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逐渐完善,大多数人的扁桃体都会逐渐萎缩退化。
其次,有很多青少年及儿童,由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或者反复炎症刺激后肿胀持续存在的缘故,引起睡眠打鼾、呼吸困难、吐字不清等情况时,就应及早手术,否则容易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言语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正常的扁桃体↓
II度肿大的扁桃体↑更不用说并发症带来的危害了。在这个时候,扁桃体就不仅不再是人体的“卫士”,反而变成了隐藏的“敌人”,留着它只会后患无穷。
10医生小提示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
1.少吃辛辣食物。
2.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3.多喝水,保持咽喉部的湿润状态。
4.多休息,不要让机体过度劳累。
5.多运动,提高免疫力。
6.认真刷牙漱口,营造良好的口腔环境。
真心待????此快乐真心待“耳”“鼻”此快乐
禅医耳鼻喉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