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火锅粉 > 火锅粉做法 > 两个人合不合适,看这两件事就知道了
两个人合不合适,看这两件事就知道了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么一个说法:情侣刚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去吃火锅。
我记得当时看到的解释是,吃火锅的时候两个人容易因为还没相互了解而容易在点菜上产生冲突。
但看完这个解释,我却觉得吃顿火锅,是检验两个人合不合适极好的一个方法。
一个朋友曾分享自己和前任一起吃自助火锅的经历。
她是从小就吃不了辣的广东人,前任是无辣不欢的湖南人,她喜欢吃蔬菜,前任喜欢吃肉。
在锅底的选择时,最好的选择非鸳鸯锅莫属。
点菜环节,她点了生菜,娃娃菜,金针菇,玉米,芋头……
前任点了嫩牛肉,雪花牛肉,牛筋丸,各种动物肾脏。两个人虽喜好不同,但好在选择多样,所以一切都还愉快地进行着。
可吃着吃着,前任却把自己沾过辣椒的菜反复地放在在不辣的锅里再涮一遍,说是觉得实在太辣了,吃不下去。
涮了一次两次,朋友再也忍不住,放下筷子,问他不知道自己不能吃辣吗?
对方却若无其事地说,吃一点没关系啦。
那顿饭后,他们吵了架,前任说有必要这么吗?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朋友说,自己也想过有没有必要为这样一件事生气,也很认真地问自己,要不要继续和他走下去。
考虑的结果是,她决定再给对方一次机会。
于是,他跟前任约定好,下次一起吃火锅,不能再把辣的食物放到不辣的锅里涮,前任郑重其事地保证说自己一定会记得。
可下一次,他们再一次吃饭,却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那次,前任格外殷勤地帮她涮蔬菜,一顿火锅,两个人吃了很久,可不知怎么地,她突然注意到隔壁桌的一对情侣,有说有笑地吃着饭。
她可以清晰地听到隔壁那对情侣的聊天内容,
男生问:“好吃吗?”
女生说:“超级好吃。”
男生说:"来,宝贝你最喜欢的芋头。"
女生说:"谢谢亲爱的。"
女生咬了一口说:“这芋头好粉,你也尝尝。
男生接过女生给自己的芋头说,嗯,很粉。你喜欢我们可以再多点一盘。
女生说:不用啦,这够吃啦。谢谢亲爱的。
虽然都是些很平常的对话,但她能从对话里体会到两个人之间的那种温暖和情感的流动。
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伴着两个人的欢声笑语,一瞬间她心里生出一种难以自抑的失落。
她回过头,看到前任看手机看得好专注。
她突然意识到,他们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各做各的,很少给对方夹菜,很少看着对方把食物放进嘴里,再一脸满足地嚼,也很少会聊天,哪怕是问菜好不好吃。
那次回家路上,她不停地回想和前任在一起的一年里,最后她意识到不止是在吃饭的时候很少聊天,而是平常相处的时候都没什么话聊。
一个想要分手的念头不知不觉爬了上来。
人家说两个对的人在一起就是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可是他们在一起,空气总是像凝固了一样,她不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可和男友在一起,她总是提不起说话的兴致。
确切地说,是没有什么分享欲。
至于为什么会没有分享欲,她想过这个问题,大概是那次和男友看完《七月与安生》后,自己问男友,说觉不觉得家明是个渣男。
男友说,自己没仔细看。
她不死心,又问,那要是让你选,你会喜欢七月还是安生?
男友说,喜欢七月,因为七月学习好,乖巧懂事。像安生那种女孩子,很难找到一个好归宿。
听完男友的话,她没有再追问,她说当时自己心里想的是,其实自己心里更羡慕安生那种女孩子,洒脱,直率。
可男友却说“安生那种女孩子”这样的一种称谓和表达,让她感到了心理不适。
也或许是有好几次,自己明明反复强调过自己不吃香菜,可好几次对方都让老板多加点生菜。尽管最后他还是把自己碗里的生菜夹到自己碗里。
想着想着,她意识到,也许他们是两种人。不管是饮食偏好,还是价值观。
那天晚上,她主动提了分手。
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
现在,她和男友总是能一边吃饭,一边滔滔不绝地聊天,尽管很多时候说出来的话幼稚而无聊,可是他们总能一茬接着一茬,乐在其中,又常常一起笑到肚子痛。
吃饭、聊天,是爱情里极其重要的两件小事。
遇到一个吃得到一起和聊得到一起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世界再大,不过你我之间。
饭,只想和你一起吃,话,也只想对你说。
在张嘴闭嘴的咀嚼与言谈之中,两颗心早已彼此贴近。
张小娴说:
“我们都是孤独的,直到我们遇到了另一个人,让我们知道人生是可以没那么孤独的。”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孤独的,终其一生寻觅的不过是一件能够让自己摆脱孤独的事情,一个能让自己摆脱孤独的人。
和吃得到一起,聊得到一起的人在一起,人生才是实现了一种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