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手术禁忌 > 名医名科医院肛肠中心成功救治一例
名医名科医院肛肠中心成功救治一例
近日,长医院肛肠中心成功为一名结肠多发癌、结肠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实施全结肠切除术、回肠直肠吻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
患者某男,53岁,近半个月排便时腹痛明显,并偶有稀便、便血等情况,于外院做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肿物、家族息肉病。入院查:左腹部深压痛存在,并触及腹部包块。指诊:直肠末端触及散在多发息肉样赘生物,约豆粒大小,活动度可。
患者自带电子结肠镜图片
入院后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家族中其他人无类似情况发生,复查电子结肠镜示:
复查电子结肠镜图片
肠镜病理图片
查腹部CT,如下:
箭头所示为结肠梗阻段,脾曲段肠壁病理性增厚。完善术前检查后,术前诊断:结肠恶性肿瘤、结肠息肉病。
肛肠中心主任李国峰高度重视,并开展科室病例讨论:该患者病情复杂,脾曲癌肿较大,肠腔狭窄,存在不全梗阻,电子结肠镜不能通过狭窄肠段,结肠脾曲近端肠管病变不能准确评估;腹部CT提示结肠脾曲肠壁水肿增厚,近端肠壁未见异常。术中视具体情况,有行全结肠切除术的可能。虽然患者该病的家族谱系不详,缺乏相关基因筛查,但仍考虑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可能性较大。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突变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密切相关,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60%~70%的FAP系存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变异。
通过全科发言讨论,最终一致形成如下手术治疗方案:
1.近端肠壁正常,可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直肠残端息肉待术后结肠镜下切除;
2.术中探查发现近端结肠病变与远端病变程度一致,可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回肠预防性造口,直肠残余息肉待术后结肠镜下切除。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充分交代病情、手术方案及术后并发症。术中探查发现结肠癌肿位于结肠脾曲,全结肠密集分布大量息肉(如图)。
术中见全结肠大量密集丛生的息肉,呈颗粒状,色淡红。结肠黏膜显示不清。
术中与家属再次交待病情,同意并施行全结肠切除术、回肠-直肠吻合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
术后病理回报,①升结肠肿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管状腺瘤III级,局灶癌变。②降结肠平坦糜烂型中分化腺癌。③肠管多发性息肉,为多发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管状腺瘤II级,符合息肉病。TNM分期:pT3N0Mx。
术后标本
术后明确诊断:多发性结肠恶性肿瘤、结肠息肉病。术后常规预防感染、营养支持,依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少量进食等。术后14天,患者满意并顺利出院。
长医院肛肠中心在结肠息肉病治疗方面,倡导及早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根据息肉形态、大小及病理性质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若息肉直径较小、有蒂,建议镜下切除;若广基息肉,不能内镜下完成治疗,建议手术切除;若病理为炎性息肉,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同时建议年龄超过50岁,既往有息肉病史的患者,每年复查结肠镜一次,根据病情辅以中药辨证口服及外用保留灌肠。
子补结肠散肛肠中心常用院内制剂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益肾导滞。用于脾肾虚弱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腹泻、肠鸣、乏力倦怠、便脓血;慢性结肠炎见上述证候者。五味消澼洗剂肛肠中心常用院内制剂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用于气滞血瘀、湿热下注、肾阴亏虚所致的淋浊,症见腰腿酸软、遗精、早泄、尿道不适;慢性前列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黄连膏肛肠中心常用院内制剂 功能主治:清热润燥,解毒止痛。用于湿热蕴结、热毒炽盛所致的疮疡肿痛,症见红、肿、热、痛。金地生肌膏肛肠中心常用院内制剂功能主治: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疮疡溃烂,症见疮面久不愈合、脓腐不脱、疼痛不止、新肌难生。
文字:肛肠中心 王一玮
编辑:朱素亭
审核:韩 雪
长医院
长医院订阅号医院动态健康科普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