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手术禁忌 > 嗓音嘶哑声带息肉成职业病嗓音训练师教

嗓音嘶哑声带息肉成职业病嗓音训练师教



全世界约有60万无喉人,中国约有10万;教师、销售员、主持人、企业管理者等职业用声者嗓音疾病的发病率近50%;很多小孩声带小结,有的青春期少年男声女调······这些嗓音问题,都要靠嗓音训练师来解决。

(健康时报记者田茹董蕊)

上世纪90年代,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教授(中)与相声演员李文华(右一)在中国首批“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上与无喉患者交流食管发音方法。

学会发声再也不怕开学季

“站上机器,后背靠着板,呼气、吸气,憋住气……”同样的话,每年开学季王晴(化名)每天要重复上千次。王晴是国内医院的影像科医生,每年9月都要为新生做体检。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一遍遍嘱咐,王晴的声音也逐渐嘶哑,直到发不出声音来。“每年的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整天含着清咽滴丸来工作。”王晴回忆,即便如此,不出三天,还是会失声。据临床统计,像王晴这样的职业用嗓者,出现嗓音疾病的发病率近50%,既有器质性嗓音问题也有功能性发声问题,如声带充血、水肿、急慢性咽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器质性疾病。而出现嗓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用嗓不当。在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医院兼职主任医师韩丽艳看来,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件美妙的乐器,可以发出动听的声音。韩丽艳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硕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艺术嗓音保护和治疗专业,是我国少有的跨临床医学与歌唱艺术交叉型、复合性专家。在她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发现,太多人不懂得如何科学用嗓、正确发声。就像同样说“我很开心”,韩丽艳模拟道,很多人“动用”脖子周围的肌肉,发出不够圆润、松弛,而是尖锐、刺耳的声音,这样声带易瘀血、肿胀、疲劳、损伤,假如此种损伤不断发生,就会引起声带疾病。而正确的发音应是用腹部肌肉推动膈肌产生气流作用于声带下方来振动声带发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气便无声,气是声之本,说在气流上,而不是肌肉上。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变化,全靠腹部和膈肌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这样发出来的声音也更圆润、丰满、有磁性。“当知道了呼吸的方法和如何正确使用气息发声后,这个变化是我不敢想象的。”王晴非常庆幸,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医院嗓音医学中心的张鑫生。经过张鑫生的指导,王晴才意识到说了四十多年的话,竟然讲话的方法是错误的。张鑫生对她进行了专门的发声训练后,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王晴天天练。首先是吸气,喉部放松,让肚子微鼓,以此锻炼胸腔横膈肌。第二步是呼气,让气流缓慢放出,减少对声带的压力。牙齿闭合,舌头抵在中间,发出“嘶嘶”声,以一次坚持20秒为宜。第三步是摇头甩舌,以放松舌头和喉部肌肉。先两手叉腰,低头,伸出舌头,边摇头边甩舌,以碰到嘴角为宜,同期发“唉唉”声。张鑫生还用美声练声法对王晴进行a.e.i.o.u等训练,教她如何用气息去歌唱与讲话。“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家人都说我整个人都变了,以前总是高频率地喊着说话,如今嗓音变得亲切、柔和了,唱歌时会用气息唱了,大家还说我有了女中音的味道。”如今的王晴,再遇到新生入学季就不用担心失声问题了。

治声病也是治心病

声音是人的第二张面孔、重要的社交手段。人们是否能够自如、优雅地说话,不仅是身体问题,也事关心理与尊严问题。有经验的嗓音治疗师,也能够从一个人的言谈中,“看”到这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问题。“有的小孩张嘴发‘唉……’时,声带力量很轻很弱,闭合不了。我就问家长,孩子是不是平时不爱运动、性格比较内向。结果一问一个准。”比起给患者治病,韩丽艳更喜欢追问出患者嗓音疾病背后的真实根源,给患者治治心。她经常跟这类声带没有力量、张嘴闭嘴轻微叹气的孩子家长说:解决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嗓音医学问题,让孩子多出去运动、多在阳光在奔跑,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等,才能帮助孩子调整这种有气无力的状态。

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韩丽艳和孩子吹泡泡,教孩子如何从腹部正确发音。张鑫生/摄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声带充血很厉害,来找韩丽艳诊治。韩丽艳问:“一个小姑娘怎么声带充血这么厉害,你是不是特厉害啊,是不是很不讲理、很霸道啊?”这位女演员听了后噗嗤一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嗓音不只关乎声音,还与性格、习惯密切相关。对于孩子来说,大喊大叫,也容易出现嗓音问题,如声带息肉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叶京英介绍,就像所有的管弦乐,高音区都在最短的地方,儿童的声带最短,声调也最高。随着声带长长,孩子声调会变得低一点,很多声带疾病如声带小结等,如果发声训练得好,不用做手术,自己就能痊愈。临床统计,70%~90%儿童的声带息肉和小结都不需要手术。“但若是因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炎导致的嗓音问题,一定要在孩子固有音色形成之前做手术。”叶京英提醒。同时,为了保护孩子的嗓音,对于爱喊爱叫的孩子,建议家长陪孩子多听些古典的、和谐、舒缓的音乐,让孩子的心静下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性格。

嗓音疾病弄清发病原因很关键

而除了用嗓不当外,呼吸系统、耳鼻咽喉、胃肠道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均会反映到嗓音疾病上;饮食、气候、空气污染、压力等也是影响嗓音的因素。清华医院嗓音医学中心医师尹国平曾接诊过一位老太太,患声带息肉十多年,但一直没处理。结果因一次感冒诱发呼吸困难至窒息,紧急插管才救回来。“老人来的时候,喉腔已堵得严丝合缝。”尹国平介绍,老人患的这类声带息肉是一种叫任克氏水肿的特殊类型,在特定情况下是比较危险的。很多人都知道嗓音疾病,却不知道嗓音疾病也可以势如水火;很多人都有声带息肉,却不知道有些声带息肉也可能有致死风险。尹国平介绍,对于儿童声带息肉,慎做手术,而对于成年人声带息肉,则建议手术。同时,一些歌唱家、教师等职业用嗓者的声带息肉,在手术同时,建议要进行嗓音训练,改变发声方式和习惯,把刺激因素去掉,才能保证息肉不复发。而最容易被忽视和误解的是咽喉反流导致的嗓音问题。由于咽喉部黏膜耐受胃酸能力差,受胃酸反复刺激后,可造成咽喉溃疡、充血、增生,这类嗓音疾病的终极处理在胃不在嗓,但由于很多时候胃内容物不接触食道而直接喷射到咽喉部,很多患者并没有烧心反流的感觉,常被误诊。尹国平提醒,对于这类嗓音疾病的患者,需从根上用胃药治,且睡觉前3小时要禁食。

嗓音训练师国内很少

现在学唱歌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正确的发音并不是每位声乐老师都会注意。叶京英教授不无担忧。曾在莱比锡大学医学院学习的叶京英教授介绍,莱比锡是著名的音乐城,这里的莱比锡童声合唱团拥有几百年历史,而莱比锡大学医学院是保证这个合唱团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莱比锡大学医学院专业从事评估、特别是变声期指导,纠正发声训练、嗓音疾病的治疗及术后正确发声训练,让这些孩子们在尽情欢唱同时,也得到医学保障。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国际著名嗓音学专家蒋家琪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嗓音学在美国已发展了80多年,目前全美约有15万专业人士从事听力师、言语治疗师和嗓音训练师等领域工作。而作为一门集医学、教育和康复为一体的跨领域学科,中国目前的嗓音治疗师却屈指可数。一是嗓音训练需要患者的配合,而大部分患者重治病,轻防病。此外,由于国内没有嗓音训练师这个岗位,收入也就没保障。而作为难得的跨学科嗓音专家,韩丽艳每周都在学校、医院及各式课堂上穿梭。她希望推动嗓音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希望更多人了解到嗓音保健知识,让更多人懂得:不要大声说话、喊叫;不要长时间用耳语说话即说悄悄话,特别是医生建议禁声的人;克服清嗓子的坏毛病;禁止挤、卡、压你的喉咙说话;在嘈杂的环境中少说话或不说话;多喝水,每天至少八杯来护嗓。嗓音是人的第二张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更闪亮,让有声世界变得更加悦耳、和谐,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推动。

《普通话训练宝典》的部分优点:

1、全部练习材料均标注了拼音

2、全部练习材料均配有标准的教学音频

3、每个声母、韵母均有独立一节,练习材料丰富

4、声调和语流音变部分配有丰富的示范练习

5、易读错的字词整理得比较全面

6、既可手机扫码在线听教学音频,也可下载MP3文件

7、附赠丰富的辅助学习视频和音频

咨询购买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qopo.com/ssjj/1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