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手术禁忌 > 儿童反复鼻塞打呼噜,需要警惕这种病
儿童反复鼻塞打呼噜,需要警惕这种病
▲题图来自Bing
还记得,可友诊所刚刚开业不久,一位会员妈妈的苦恼。她3岁儿子,反复出现睡觉打呼噜、呼吸不畅、鼻塞、流脓涕一直不好,医院检查就是腺样体肥大,之后经历了腺样体切除、术后感染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给大家一些关于腺样体和腺样体肥大的基础知识,我专门写了这篇科普。文郝希纯审核
朱伟栋
本文主要包括
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炎或者肥大是怎么回事?
什么时候需要切除腺样体?
手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什么是腺样体
说起腺样体,你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要是说起扁桃体你可能就很熟悉了。腺样体组织学上和扁桃体类似,充当着口咽部健康卫士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清除通过口鼻进入的病原体。然而,腺样体和扁桃体的位置不同:腺样体位于口腔的顶部,鼻腔的后方。正常情况下,张开嘴是是看不到腺样体的,但可以看到扁桃体,尤其是当扁桃体肿大的时候。腺样体的具体位置可以参照下图,图的左边是正常的腺样体,右图是肿大的腺样体。▲图源Bing随着年龄的增加,一般是5-6岁开始,腺样体逐渐变小,一般到10岁左右肉眼就看不出了。所以10岁以后,小朋友就很少出现腺样体肥大这种情况了。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回事
上文说了,腺样体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感染。但有时候,在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腺样体自己也会中招而被感染,继而出现肿大。这种情况,就称作为腺样体炎,常常表现为腺样体肥大,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成人只是偶尔出现。腺样体炎或者肥大的儿童,出现的症状多种多样,大家需要注意识别。可能的症状包括:喉咙痛
鼻塞
耳朵痛或者其他耳朵问题
用嘴巴呼吸
说话有鼻音
睡眠困难
睡觉打呼噜或者睡眠呼吸暂停
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
由于腺样体肥大通常是由于感染引起,如果医生判断为细菌感染,可能会给与抗生素治疗,或者为了减轻炎症反应,也会处方鼻内激素治疗,但是如果这些治疗方法都不奏效的话,比如仍然出现严重的鼻塞症状、反复发作的鼻窦炎和中耳炎,那么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腺样体切除术。但需要注意,腺样体切除术,有三个禁忌症,也就是有如下三种情况,不能选择手术:腭咽部异常,比如明显的腭裂;
血液系统因素,比如贫血和止血障碍;
处于感染活动期,除非为了解除紧急的梗阻情况,或者使用抗生素一直未缓解,不然都不建议在感染活动期进行手术。一般都是建议在急性感染痊愈后3周,进行手术。
腺样体手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儿童往往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喉咙痛:一般会持续7-10天;
发热:术后低热很正常,但是如果发热伴随头痛,颈项强直,需要看医生;
张嘴呼吸:由于术后咽喉部水肿,依然会出现张嘴呼吸的情况,不过通常在2周内恢复正常。
所以,在完全恢复的之前,需要吃较软的食物、喝足够的水、保证充足的休息。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能够正常进食、不再需要使用止痛药、晚上可以睡好觉,那么就可以去上学了。编辑April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