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手术禁忌 >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



9月27日,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联合主办的《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会暨精粹解读会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标准管理处处长王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倪鑫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呼吸科许志飞教授主持。医院医院临床专家同步在线参会。

《中国儿童OSA诊治指南》()发布会专家合影

会议期间,与会者就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病率和危害、新指南诊断标准更新点、围术期评估注意事项、复杂重症处理建议等问题,跟线上线下医生共同交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标准管理处处长王强在致辞中指出,该指南以近十年循证医学为指导,由来自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呼吸科、口腔科、慢病管理、发育行为、方法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并且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吸收国际上的新理念,使这部指南具有较好的科学性、规范性。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在开幕式上说,指南出台后还需要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正确理解和应用指南,广大公众正确认识OSA危害和防治方法。《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制定与国际指南制定规范接轨,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共同提高社会公众对儿童OSA的正确认识。

《中国儿童OSA诊治指南》

制订背景和意义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院长、本次大会主席倪鑫教授结合我国儿童OSA发病现状和危害,首先介绍了新指南制订的背景和意义。

OSA作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的远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儿童OSA患病率高达1.2%~5.7%,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干预,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认知损伤、学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颌面发育异常(腺样体面容)、内分泌代谢紊乱、肺动脉高压,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等。所以,儿童OSA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在儿童OSA筛查、诊断和治疗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制约了临床上科学诊疗策略的提出,阻碍了我国儿童OSA诊疗水平的进步。与此同时,目前儿童OSA的诊疗涉及多学科,且诊断标准不一、治疗缺乏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国外儿童OSA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数量十分有限,由于种族、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不同,也不能完全照搬。因此,我们亟需制订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和规范我国OSA儿童临床诊疗决策,并促进多学科整合,共同为儿童OSA的科学管理保驾护航。

本版()指南与版指南相比,方法学特点突出。本版指南遵照了当前国际指南制订的方法学流程,更科学、更严谨,制订过程也更加透明化。例如,本版指南组建了多学科的工作组,在国际指南注册平台注册、进行利益冲突管理,特别是在全国范围收集和遴选指南的临床问题,使得指南更贴近临床需求、更具有实用性,在证据的收集和合成部分,工作组进行了全面检索、系统评价的工作,最终的指南推荐意见,则是基于德尔菲调查、专家面对面共识会议以及三轮专家调查评价形成的。

与版指南相比,

新指南在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上的更新要点

倪教授指出,新版指南与版指南相比,主要更新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本质不同。我国于年发布的《儿童OSAS诊疗指南草案》主要基于传统专家共识和临床经验,而本次指南是基于多学科循证证据支持的循证医学指南,有证可循,有据可依,突破了近十余年国内儿童OSA诊疗规范缺乏更新的局面。

其次,在诊断方面,新指南强调并突出多导睡眠监测(PSG)这一标准诊断方法的地位,并充分结合循证依据,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将儿童OSA的诊断标准由既往的“AHI>5或OAI>1”更新至“OAHI>1”,同时相应调整了儿童OSA严重程度分级指标,更利于儿童OSA的早期、及时诊断和干预。本次指南同时强调其他临床诊断工具的应用价值,包括症状和体征、问卷、便携或简易诊断设备(如脉氧仪),并强调全面上气道阻塞平面评估的重要性,为不具备开展多导睡眠监测工作的机构提供全面和多元化的诊断思路和应用依据。

最后,在治疗方面,本指南强调OSA的多学科综合管理和治疗,在版本上增加了药物和减重两部分治疗推荐,并分别就手术、药物、无创正压通气、口腔矫治和减重等方面进行证据阐述、给出推荐意见。在多种治疗策略上,本指南强调重视治疗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为该疾病的科学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多学科专家解析:结合新指南建议,

如何制订儿童OSA个体化诊治方案

呼吸科医生:从诊断标准更新解析,轻度儿童OSA还需要手术治疗吗?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的许志飞教授报告了儿童OSA诊断标准更新的思路和依据。许教授说,新指南将儿童OSA的诊断标准由既往的“AHI>5或OAI>1”更新至“OAHI>1”,同时相应调整了儿童OSA严重程度分级指标,这为临床医生的诊治工作带来新思路。

新指南建议使用OAHI结合儿童临床病史进行严重程度的分级:轻度OSA:1次/h<OAHI≤5次/h;中度OSA:5次/h<OAHI≤10次/h,重度OSA:OAHI10次/h(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弱推荐)。不推荐使用扁桃体大小等指标进行OSA的严重程度分级(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推荐)。

关于轻症OSA儿童是否需要手术这个问题,许教授则建议从临床表现、睡眠监测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例如,肥胖儿童发生OSA是由于多因素导致的上呼吸道阻塞,因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TA)可能无法根治OSA;手术后忽视患儿鼻部疾病的治疗会使鼻腔因素继续存在,从而大大降低手术效果;先天综合征或遗传代谢疾病的患儿(如小下颌畸形、面中部发育不全等),由于上气道狭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对上呼吸道肌群的支配欠完善,这类儿童OSA患病率要远高于一般儿童,医生需要充分考虑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根据患儿的整体情况综合评估。

许教授还强调,对于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临床医生不应仅局限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还应包括儿童长期的生活质量、行为的改变、学习能力的改变、医疗花费等问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从围术期管理探讨,重症OSA儿童围手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兰教授报告了儿童重症OSA的围手术期管理的指南推荐意见。

李教授介绍,新指南关于重症OSA儿童围术期管理涉及6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判断OSA严重程度,以PSG指标作为分级标准,采用OAHI结合临床病史进行严重程度的分级(重度为OAHI10次/h)(证据等级:B);在症状方面,推荐首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qopo.com/ssjj/13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