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疾病百科 > 第三单元:传统“天穴”耳鼻咽喉器官贴敷给
第三单元:传统“天穴”耳鼻咽喉器官贴敷给
第三单元:传统“天穴”耳鼻咽喉器官贴敷给
第三单元:传统“天穴”耳鼻咽喉器官贴敷给药新疗法应用要点
传统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就是将中药研粉用水等物质调敷。而我们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医药工程的微乳技术和涂膜技术制取两种穴位贴敷制剂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药物在其穴位的透皮吸收速率,让传统疗法服务于民众效果更加彰显。
头部取穴给药治疗,在传统医学针灸治疗学上属于三才辩治疗法的天部取穴疗法,中医外治疗法中又叫“孔窍给药疗法”,包括:孔窍喷药治疗和局部穴位涂膜两种形式,联合应用于临床,均属于传统“敷”和“贴”的应用范畴。
一、鼻疗---鼻腔喷药&鼻部穴位涂膜
(一)鼻窦康皮肤粘膜抑菌洗液系列新品种(液体/粉剂)
本品分为BHH、BHB、BHD、BHC四种类型。由新型鼻窦康皮肤粘膜抑菌洗液喷雾剂系列产品组成,根据治疗的需要,将鼻窦康喷雾剂的一个类型装入洗鼻治疗器中(即:耳鼻喉喷雾器中的B型产品)。
适宜各类鼻炎鼻窦炎的清洗保洁,抑菌消炎,以及组织的康复过程。
*新型鼻腔喷药疗法
由新型鼻窦康皮肤粘膜抑菌洗液喷雾剂系列产品组成,根据治疗的需要,将鼻窦康喷雾剂的一个类型装入洗鼻治疗器中(即:耳鼻喉喷雾器中的B型产品)
(1)治疗者身体直立,头稍后仰,治疗器与身体形成四十五度夹角。(喷雾方向线性关系比较)
(2)鼻腔喷药时,右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喷头上的压缩柄,拇指托住瓶体,将喷嘴送入鼻腔深处,
(3)此时,中指正好压住鼻头,食指压紧上唇处,这样既起到固定喷雾器的作用,使之在按压喷嘴喷药时不至于左右上下摇摆,又处在一个与身体形成45度夹角的最佳喷药位置。
(4)每一种喷雾剂中都由液体制剂(抑菌洗液)和增效粉剂(抑菌散剂)构成复合鼻用喷剂。
(5)液体制剂和增效粉剂,每次每一侧鼻腔需要各喷入2-3喷。先喷入液体剂,二分钟时把鼻涕擤干净喷入增效剂,五分钟后再喷入一次增效粉剂,以加强疗效(如果鼻腔通畅或经治疗鼻腔已经通畅时,喷入液体后即可喷入散剂)。
(6)每日各喷药4-6次,每疗程用药一盒(7日为一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可痊愈。愈后每晚喷药一次,巩固4个疗程为止;个别病情较重或效果不够理想时,可在第3-4周改为每日两次治疗,然后再进入恢复期治疗;如果病情较轻或少年儿童,巩固期应该适当缩短。新型鼻窦康喷雾剂喷入鼻腔局部后,在高渗透压状态下,在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强力驱动下,药物分子便会立即被动扩散并渗透入鼻腔粘膜下,而后扩散到鼻窦粘膜组织中。
(7)二分钟内被组织大部分吸收,五分钟后完全吸收,且被储留于粘膜下组织缓慢释放药物,而不会立即进入血液循环散布到全身,鼻腔、鼻窦局部组织吸收作用良好。
(8)在原有鼻腔喷剂二十分钟内吸收药物的前提下,缩短到五分钟内完全被鼻组织吸收和缓慢利用。
(9)由于鼻腔给药系统的赋形剂配置了促使渗透和贮留的动态平衡过程,其局部血药浓度峰值在用药3小时左右出现,4小时候陡然下降,因此,其药代动力学半衰期为3-4小时,给药频率为4-6小时为最佳治疗状态。
(1)在身体直立/头稍后仰的状态下,喷雾器与身体角度必须为45度夹角时,再按压压缩泵进行喷雾治疗。以防误喷入嗅区粘膜组织,引起患者不必要的刺激反应(如头痛、眼痛、流眼泪、有药物钻入脑内感);由于喷药角度不正确,喷入鼻腔的药物立刻会顺着生理弯度,分别流向后鼻孔和前鼻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喷粉器喷嘴不能接触鼻腔组织,拔出鼻腔前不要松动手指,以防鼻涕或鼻腔潮气进入喷粉器内,造成散剂潮湿,无法再行喷粉治疗;应用散剂治疗2-3天后,瓶内药粉明显减少,不足以包吸管吸附时,再行喷药治疗,先将喷瓶置于横向,上下晃动后再挤压瓶体喷药,才可有药粉喷出。
(3)在最初治疗的数次内,每次喷药后会马上有鼻水慢慢流出,随着症状的缓解,鼻水流出的时间和量会逐步减少,以致鼻腔干燥,维持几天后就能感觉湿润如常了。
(4)新型喷剂药物浓度和渗透压都有显著提高,喷药前三天内可有刺激症状和不适应感觉是正常反应,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大多数患者连续应用2-3天后,上述反应会自动消失,适应性治疗随之增加。
(二)鼻窦康牌洗鼻治疗器
为耳鼻喉清洗雾化器-B型产品,根据病情选择相对应的鼻窦康抑菌洗液喷剂,倒入喷灌后即可使用。
(三)消息灵抑菌洗液喷雾剂
液剂20ml/瓶;液剂/散剂/盒
:枯凡、辛夷、黄柏、血竭等中药提取物。
:燥湿散结,敛肿开窍。适用于鼻息肉的治疗;也用于萎缩性鼻炎的早期用药,为双向调节药物。
:每次2-3喷,每日4-6次。先喷雾化液体制效剂,2分钟时喷入增效散剂。喷入粉剂2分钟后开始有鼻水慢慢流出,一般3-5天息肉即可清除。然后再治疗原发疾病才能彻底痊愈。
(四)消息灵牌鼻息肉治疗器为耳鼻喉雾化器-K型,将治疗器装入鼻息肉喷剂(消息灵)喷鼻,可消除鼻中息肉,让其化为鼻水慢慢流出,2--3天坏死以至脱落后成白色鼻涕状,可随擤鼻涕而出后息肉消失;
多发性息肉需要一个一个的喷药治疗,直至全部坏死脱落为止;
过敏性鼻炎或阿司匹林不耐受性鼻炎者,治疗息肉时应该先喷入鼻窦康喷剂-B型后再喷消息灵,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性。
(五)鼻窦康皮肤粘膜抑菌乳膏涂膜剂
每瓶15克
蟾酥、冰片、蜈蚣、川芎、辛夷提取物,配合高分子化合物研制的新型穴位涂膜剂。
攻毒散结,消肿镇痛,通络开窍,防腐生肌。现代研究证实:可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可用于鼻部区域穴位、特殊穴位的贴敷;即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涂抹到远红外贴中的洗水棉上面贴敷治疗。
1大椎透陶道穴:颈后高骨第七颈椎是大椎/第一胸椎下为陶道穴。
2上迎香穴:又叫鼻通穴。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骨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3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见下图)。
首先打开穴位涂抹器具的密封盖,右手持笔状将涂抹器的走珠端斜向前下方。
取仰靠坐位,先将旋转走珠在手掌部位旋转抹搽,等待乳膏制剂流出时,再对准相应部位,轻轻反复旋转,即可将乳膏均匀涂抹,涂抹范围直径在15-30毫米之间/厚度约为0.5毫米即可。然后盖上密封盖,用力拧紧勿使其漏气。
本品已经开封应用,务必连续使用至完毕,中途不可停用,以免引起氧化反应,从而失去应用价值,每次贴敷40-60分钟后去除乳膏制剂,一日涂抹三次,每疗程使用1瓶,一般应用两个疗程即可痊愈,病程长而又是疑难病症者,可增加一个疗程涂膜制剂(涂膜治疗不宜超过三周;一次未愈,应该停用一周后再行涂抹治疗)。涂抹于鼻部组织后,立即会形成一层薄膜状态,随后便会产生凉爽、麻胀、针刺的感觉,继而局部出现轻度局部热胀,鼻清气爽,呼吸通畅的效应。
注意事项:面部穴位药物贴敷疗法,谨防药物溅入眼内。
二、喉疗---咽喉喷药&颈部喉区穴位涂膜
(一)咽速清皮肤粘膜抑菌洗液
分为H、X型。是借助耳鼻喉雾化清洗器的机械释放系统,作用于局部达到治病目的一种新剂型。其雾化微粒均在5微米左右(雾化粒子小于5微米时就会随气流进入肺部而失去治疗作用;大于10微米后就不能被粘膜吸收)。
喷入咽喉局部后,会立即被动扩散并渗透入粘膜下,二分钟内被组织完全吸,且被储留于粘膜下组织,缓慢释放药物,而不会立即进入血液循环散布到全身,咽喉局部收作用良好。
各类咽喉疾病的局部治疗,也用于口腔疾病的防治。
H型喷雾剂:
黄连素、冰片、细辛提取液/挥发油、薄荷冰/薄荷油。
清热解毒,利湿除痹,祛风活络,消肿止痛。适用于各种类型属于热毒炽盛型的咽喉炎症、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及扁桃体炎症。
症见咽喉红肿热痛,咳嗽痰多,颈部发热,吞咽困难,口苦口粘,舌苔黄腻等以肺胃热盛,肝胆火热为主的患者。西医属于急性感染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以及慢性炎症急性发作者均可应用本品
。
X型喷雾剂:
血竭、冰片、五倍子浸膏、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薄荷冰/薄荷油。
活血祛瘀,敛肿止痛,活络通窍,散结除痹。适用于各种类型属于络瘀喉痹型的咽喉炎症、声带小结、声带息肉。
症见咽喉组织粘膜增生肥厚,颜色紫暗,脉络暴涨,咽后壁颗粒增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以络瘀喉痹,气滞血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均可应用本品。
如患者兼见咽喉肿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苔黄腻时,适宜与H型喷雾剂联合交替使用;
对于久病重病的咽喉炎症,以及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无论有无瘀血的征候,于恢复期开始均要改用X型喷雾剂治疗效果会较好。
①新型咽喉给药疗法:将咽速清粘膜抑菌洗液喷雾剂装入清咽治疗器中即可使用。咽速清喷雾剂喷咽时,嘱患者发“啊”的声音,(喉科疾病患者发“衣”的声音);先喷入液体剂,后喷入增效粉剂(皮肤粘膜抑菌散剂),闭嘴含药2分钟时把药咽下再喷入一次增效剂,以加强疗效。
液体制剂和增效粉剂每次各喷入4-6喷,每日各喷4-6次,每疗程应用一盒,2疗程即可痊愈;治疗结束后,可于早晚各喷一次来巩固疗效。
②注意事项:喷药的同时一定要暂停呼吸动作,以免将药物被动吸入气管内,引发咳呛或呕恶现象。
喷入液体和散剂时,首先应将液体喷雾剂喷向口腔两侧的咽峡部位(即扁桃体位置)此处杂菌和食物残渣停留区域。
每次每侧咽峡部位各喷入2-3喷,然后再向咽后壁中央方向喷入2-3喷;等待1-2分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撒散剂,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应用散剂治疗2-3天后,瓶内药粉明显减少,不足以包吸管吸附时,再行喷药治疗,先将喷瓶置于横向,上下晃动后再挤压瓶体喷药,才可有药粉喷出。
(二)咽速清清咽治疗器
使用方法:将咽速清喷雾剂装入清咽治疗器具内后喷入口腔、咽喉部位,具有清洗保洁、抑菌消炎、止痛消肿之功能。
(三)咽速清皮肤粘膜抑菌乳膏涂膜剂
每瓶15克
人工牛黄、蟾酥浸膏、冰片、黄连素、青黛、板蓝根提取物、薄荷冰/薄荷油,配合高分子化合物研制的新型穴位涂膜剂。
涂布喉区周围穴位后,数秒钟内就会形成透气薄膜,十分钟内药物分子既能吸收并且产生疗效,六十分钟内药物被完全吸收,并且在局部组织停留3-4小时后才被分解排泄。
适合穴位给药的治疗目的,并且显著减少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了药物分子(或有效部位)在体内的释放速率,易于药物在体内形成离子化状态,有效参与组织的生物调节与修复过程。大大提高了药代动力学的生物利用度。
攻毒散结,消肿镇痛,通络开窍,化腐生肌。主要用于咽喉科疾病。现代研究可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能改组织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粘度,并有明显的镇痛、抗炎及局麻作用。
(1)常规涂膜:双侧人迎、天突、廉泉穴
可用于头面颈部区域穴位的消毒保洁。适宜下列穴位的清洁:
1天突穴: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2廉泉穴: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3人迎穴:在颈部,结喉两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即:自喉结旁开四横指处既是本穴,左右各有一穴位。(见下图示)
(3)配对咽喉穴位涂膜:第三四掌骨关节,握拳内陷处用于咽喉痛甚,张口困难者用涂膜制剂涂膜,如需加用中药粉剂,需要将涂膜膏涂于耳鼻咽喉贴剂的纤维棉上面,撒药后贴敷。
(4)配对扁桃体穴治疗扁桃腺炎性肥大:下颌夹角下方的凹陷处,用于扁桃体肥大者。为增加效果可添加五倍子和青黛粉剂共0.5克贴敷,至扁桃体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止。
首先打开穴位涂抹器具的密封盖,右手持笔状将涂抹器的走珠端斜向前下方。
取仰靠坐位,先将旋转走珠在手掌部位旋转抹搽,等待乳膏制剂流出时,再对准相应部位,轻轻反复旋转,即可将乳膏均匀涂抹,涂膜范围在直径15-30毫米之间/厚度为0.5毫米即可然后盖上密封盖,用力拧紧勿使其漏气。
注意:本品已经开封应用,务必连续应用至完毕,中途不可停应用,以免引起氧化反应,从而失去应用价值。
三、耳疗---耳道喷药&耳部穴位涂膜
(一)耳立清皮肤粘膜抑菌洗液
耳立清喷雾剂H型:
3%黄连素溶液ml冰片g薄荷冰g丙二醇ml二甲基亚砜0ml丙酮ml乙醇ml。
清热解毒,通络透毒。用于火性炎上,熏灼耳窍,热毒蕴结,耳络郁阻为患的各类耳病。如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耳闷胀(分泌性中耳炎)、耳鸣、耳聋等症。
耳立清喷雾剂X型:
血竭0.5g冰片g当归油ml川芎油ml细辛油ml石菖蒲油ml石菖蒲液0ml细辛液0ml丙二醇ml丙酮ml二甲基亚砜0ml水蛭乙醇液5ml
活血化瘀,通络复聪。用于耳窍郁阻,耳络失聪的各种耳病。
如炎性郁阻引起的耳部炎症,气血瘀滞造成的耳闷胀、耳鸣、耳聋等症。
以上两种药品可以单独喷耳,也可以两种药物联合配伍喷耳治疗耳病。
每次喷药2-3喷,治疗期每日4次,恢复期2次,6-8/疗程;也可以配合仪器治疗(见该疗法说明),喷药方法与喷药角度如下图示切忌将喷嘴直接对准鼓膜部位,以免引起鼓膜损伤。
*耳立清喷雾剂的临床运用
①耳部感染性炎症,火热上扰耳窍引起的耳鸣耳聋者用H型。
②耳部过敏,分泌性炎症,气血瘀滞引起的耳鸣耳聋用X型。
③炎症增生时,或者火热炎上合并气血瘀滞者宜H与X型交替应用。
(二)耳立清洗耳治疗器
使用方法:将耳立清喷雾剂装入治疗器具内后喷入外耳道部位,具有清洗保洁、抑菌消炎、止痛消肿之功能。
(三)耳立清皮肤黏膜抑菌涂膜剂
磁朱丸(目)10g血竭1g川芎油2ml生姜油1ml90%乙醇2ml丙二醇5ml甘油15ml二甲基亚砜10ml0.2%聚丙烯酸树脂Ⅲ醇溶液40ml卡波姆醇溶液20ml。
镇静安神,通痹开窍。用于心神不安,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具有调节局
部生物磁场,改善血循环,解除组织水肿之功效。
先将涂膜剂涂在而前后相对应的治疗区域,然后将耳用铷鉄硼强磁铁放入两侧外道塞紧,另外口含磁铁,20分钟取下;30-60分钟内再去除膜剂。
A涂膜的涂抹方法:首次开封应用后,再次使用时应先把涂抹器向下轻轻甩动几下,再将滚珠放于手掌处滚动,等待新药顺利流出后再向治疗部位涂布;涂布时,不得用力涂布,手感以滚珠能在治疗部位流畅旋转,并且有药液能够顺利均匀一致的流出为准则。
B涂膜厚度和范围:厚度在0.3-0.5毫米之间为宜(书本封面为2毫米),涂布应均匀一致;范围以具体治疗部位和要求而定,有圆形、椭圆形、橘子瓣形。穴位涂膜范围应在直径不小于15毫米以上才有临床药效学价值(效价)。注:成年男子拇指指甲为直径大约15毫米左右。
C涂抹顺序:涂膜剂的涂布应从治疗部位的中点开始,逐圈向外部扩展至外围极限;每一涂抹一圈应快速重复涂抹多次且能达到治疗所需的厚度,然后再均匀向外圈扩展涂抹,依次涂布(成膜时间应在5-10秒之间)。
D敷贴时间:范围在30-60分钟内涂膜剂的药物可以完全释放且被动渗入组织,吸收过程的长短与气候的温、湿度有关,最少不得低于20分钟(以涂布成膜时开始计算)。
备注:涂抹区域禁止接触乙醇物质,以免造成涂膜剂乙醇反应。
(1)常规耳前三穴+耳后穴位涂膜:
定位:耳前耳门、听宫、听会和耳后瘛脉穴位涂膜。
(2)配对耳聋穴贴敷疗法:
定位:位于股外侧,髋关节于膝关节连线的中点。人体直立,两手下垂,食指尖对应的部位即是本穴。主治:神经性耳聋,暴震性耳聋,美尼尔综合症,神经性耳鸣,以及骨外侧皮肌炎,急性荨麻疹,丹毒。
贴敷:穴位贴敷治疗贴+涂膜剂。
调节内耳平衡,聪耳开窍,强腰膝,理气血。主治:神经性耳聋,爆震性耳聋,美尼尔综合症,神经性耳鸣;化脓性中耳炎加用吴茱萸黄连粉各等分,改用穴位贴敷治疗贴敷贴。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昆明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