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疾病百科 > 联考致飞奔在联考路上的英雄们
联考致飞奔在联考路上的英雄们
美丽的大连湾畔、黄渤海岸,春天总要千呼万唤才出来。直到近期,人间四月芳菲尽,忽如一夜春风来,花红叶绿齐盛开。校园内,更是春潮涌动、生机勃勃,迎战全军联考的将士们正摩拳擦掌、龙腾虎跃,向夺魁创优的目标冲刺。
●●●此时不搏何时搏
卢道宾,27岁,曾武,29岁。教员吗?真不是,学员吗?就是啊。怎么那么“老”?是啊,孩子都两三岁了。这样“父亲”级的毕业学员,还跑得动吗?太小看人了。5公里与年轻学员一个标准,全是优良以上水平。不但自己跑,后面还跟着一帮“小的们”一块跑!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第一训练场那不是树着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他们参加的是短期任职培训,而不是系统任职教育,在校只有10个月,并没有拿“毕业证”的压力,本来可以有很多理由“混”过去的,为什么没有,还这么拼命?转述总是乏力的,境界不是凭空吹出来的。真军人就得凭真功、靠实力!
女兵一亮相,大家的眼睛都会发亮,但到了操场、靶场、战术训练场,大家就“呵呵”了。但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兵的标准不是米吗?咱们女学员就集体跑了个米,“跑女”哪里比不过“跑男”了?打靶,来看女学员方婷芬、詹爱峰,别看胳膊和枪杆一样细长,50环,妥妥的,还敢来“比试”吗?
李雯,体能基础并不好,为了不拖后腿,跟自己暗自较劲,加量又加压。本来在“及格组”,豁出去练,进了“良好组”,如今又跑进了“优秀组”,愣是不冲优不罢休。李嗣艺,从一开始就从不放松,以苦为乐,文武双全,堪称空校“穆桂英”!
还记得从“困难户”跃升为“标兵”的小胖子王利吗?如今,一个王利走出去,一个个“王利”跟上来。一两个月前,却面临相同的困扰:体沉体弱、达标无望。如今,他们熬过重重难关,终于可以“笑傲江湖”了。还有12队的孙德文,对自己够“狠”,体型、协调性都不好,就一个字:练!穿雨衣、绑沙袋,管它汗流浃背、腿像灌铅一样,跑吧!队干看不下去想“控制”一下,就“偷”着练,不达标誓不回头!
他们本来都是“不被看好”的人,却因着一股子劲儿,情愿流汗、不愿流泪,更不愿留下遗憾,最终让人刮目相看!
●●●那都不是事
陈祥伟,6队高技能班的“老”人,腿上膝盖、脚上韧带伤痕累累。开初五公里跑不及格,为赶上“大部队”,硬是咬紧牙关、强忍伤痛,打着绷带也要挺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过关了!
刘子轩,4队的米障碍的“NumberOne”。虽然不少人觉得他来自空降兵,基础扎实,柔韧性、技巧性好,拿第一理所当然。但大家不知道是,他一直在忍受着腰伤的困扰,多少次一个个障碍突破后,虚汗和疼痛随之而来,他是以怎样的毅力坚持过来的?也许只有自己最清楚。还有冯业义,作为士官长,韧带断裂前是“全优”生,伤愈不久,在医生不建议参加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仍积极应战,既要让自己不落下,还要带着战友奋力冲优,让全队为之振奋!
还有他们,原本是伤病员,可以“被照顾”一下,却仍然不下“火线”。训练场上,他们流着汗,知道内幕的人,流着泪!李帆、王硕,都是右胳膊脱臼。5公里虽然摆臂困难,疼得冒汗,但最终仍优良;打靶,没办法,用劣势的左眼左胳膊瞄准射击吧,照样枪枪中标;四百米障碍,我一个胳膊支撑腾挪,身轻如燕,一点不输“杨过大侠”。8队的徐瑞祥,扁桃体三度肿大,跑步喘气都困难,那又怎么样?5公里是拦路虎吗?深吸一口气,昂头挺胸,冲吧!到了终点怎么眼里有“金星”闪耀啊?原来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也有一些“天生”的健将,被赋予厚望。但上天从不会随便“掉馅饼”,背后的苦,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刘嘉斌、刘嘉林,1队的一对双胞胎兄弟,从新兵入伍开始形影不离,身心素质俱佳,学习体能样样优良。别人的希望越大,自己的压力就越大,兄弟俩更是没日没夜地练。赵旺龙,3队的“学霸”加“体霸”,却没人知道他有胃病,一跑起来就难受,每次都是捂着肚子硬挺下来。10队的张帅帅、宋宝,11队的刘文杰,一个5公里之王,号称“我上操场、谁敢称王”,一个学校的“全能王”,一个米障碍纪录保持者,但他们都不敢松懈,卯足劲向“精武标兵”冲锋!
病了,伤了,就躺下休息吧。然而,他们没有,而是挺起脊梁站起来了、跑起来了。他们不称“英雄”,谁称“英雄”?
●●●为集体争光
全军联考,极大激发了学员们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且,越近联考越凸显,越临毕业越浓郁。
7队,是目前军事基础科目优良率的领跑者,同样分层训练,同样争分夺秒,他们什么诀窍?看看他们的训练“周计划”就明白了,除下午的体能优良组、巩固组和补差组外,还有早操的A(aggressive)分队、C(cakey)分队、B(better)分队和午间的P(power)分队,练体能把健身器材捎上,训练间隙既能“玩”一把,还能针对性“补差”,组训科学,精准又有趣。贺茂和李彪,这两名来自陆军的学员也从中受益匪浅,迅速成长为“强中强”。
2队刘高峰,家中两代单传的“宝贝疙瘩”,队里也是体能优秀。就在前几天,奶奶过世,家里来电话,希望孙儿能回来送最后一程。而他眼看考核日紧一日,硬是把伤痛压在心底,没有提一句请假的事,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用更优异的成绩告慰祖辈,为集体增光。还有陈晨,一个略显腼腆话不多的小伙子,回老部队刚参加完全国成人自考,听说学校组织5公里测试,坐火车肯定赶不上了,二话不说花高价“飞”回来“赶考”!
联考在即,祝“脊梁英雄”一路高歌、再创辉煌!
“直线”是军人的本色
奔向目标
“跨越”胆怯
中国空军网
邮箱
kj81cn
.鍖椾含涓娆℃不鐤楃櫧鐧滈瑕佸灏戦挶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楃殑璐圭敤鏄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