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疾病百科 > 直面疾病丨纠结孩子扁桃体总发炎,要不

直面疾病丨纠结孩子扁桃体总发炎,要不



王新良于博

来源于网络

许多孩子的家长,准备医院切除扁桃体;但有一些家长对此心存顾虑,拿不准主意。下面就有这样的病例。

小小又发烧了。这一年他已经烧6次了,每次都是先嗓子痛、浑身发冷,然后高热,最高甚至达到了40℃;嗓子痛得不敢咽东西,连喝水都困难。到医院检查,嗓子红肿、扁桃体上都是脓苔,脖子上的淋巴结也都肿起来了。每次生病都要吃药、打针甚至输液,治疗1~2个星期才能好。孩子受罪、耽误父母工作不说,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为此小小的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有人告诉他们,如果扁桃体经常发炎就应该切掉它;但也有人说,如果切掉扁桃体,细菌、病毒就会直接侵入到身体内部,病就会更重了。这一来,说得他们真不知怎么办好了!

那么,扁桃体到底该不该切掉呢?

扁桃体的作用是什么?

扁桃体位于咽部,与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及咽后壁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一个环状的淋巴网,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对进入呼吸道的空气起到过滤的作用。它就像守护大门的卫兵,将自口鼻进入的病原体挡在了呼吸道的大门口。

扁桃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受到外界炎症刺激后,扁桃体会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此外,它还可以对付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抗病作用,被称做人体的“健康卫士”。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菌便会兴风作浪,侵犯扁桃体,从而引起扁桃体发炎。

扁桃体在新生儿期并不发达。到1岁末,它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长大;4~10岁时达最高峰,14~15岁时又逐渐萎缩。儿童患扁桃体炎后常常会头痛、发热、咽痛、乏力、四肢酸痛、不愿吃东西,一般持续4~5天症状才会减轻。扁桃体炎如果经常反复发作,会变成慢性扁桃体炎,形成病灶,容易继发全身感染,如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这时,扁桃体又成了全身疾病的“罪魁祸首”。

什么情况可以切除扁桃体?

由于一些孩子的扁桃体经常发炎,所以父母希望把孩子的扁桃体切除掉。那么扁桃体到底该不该切除?什么样的扁桃体需要切除呢?

我们不能无原则地轻易切除扁桃体,所以首先应分清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切除扁桃体的相对适应症为:

1.慢性扁桃体炎经常反复发作,一年内发炎4~5次以上。每次发炎时全身症状较重,有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脓点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2.曾经有过扁桃体周围脓肿和发炎。

3.扁桃体过度肥大,已影响呼吸和睡眠。也许这样的扁桃体从未发炎,但是肥大的扁桃体会将咽部堵满,以致孩子吃饭很慢、安静时出气粗、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夜间睡着后打呼噜、张口呼吸、发憋,有时甚至1~2分钟不呼吸,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种长期缺氧的状况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应该切除扁桃体,以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

4.病灶型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可并发肾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并且和牛皮癣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这类病人在病情稳定期可以将扁桃体切除。

5.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烧、且扁桃体有慢性炎症。在排除了其他内科疾病时,可切除扁桃体。

6.有扁桃体角化症,或扁桃体上面有结石、息肉样增生、囊肿和其他的良性肿物。

7.在扁桃体恶性肿瘤的早期、无淋巴结转移时,可切除扁桃体。但是术后需做化疗或放疗。

什么情况不应该切除扁桃体?

1.扁桃体正在发炎时不宜切除。因为此时孩子发热、扁桃体充血,手术后伤口容易出血或出现继发感染。

2.扁桃体手术后要靠扁桃体窝内的血管自行收缩、血液凝固止血,而各种原因造成的凝血和血管弹性下降都可引起术后出血。因此有造血和凝血系统的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紫癜等,都不宜做手术。

3.在肝炎、风湿病、结核等疾病的活动期时不宜手术。此时手术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扁桃体是我们人体的“卫兵”,不能随便被“拿掉”。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做切除扁桃体的手术,一定要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再决定要不要做!

今天我想跟大家多啰嗦两句,由于







































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
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qopo.com/jbbk/1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