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疾病百科 > 用药指南扁桃体炎
用药指南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
(一)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急性咽炎。好发于青少年,冬春季尤多见。
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病毒感染以腺病毒及鼻病毒多见;细菌感染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感染亦可见;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常见。着凉、劳累、烟酒过度等常为诱因。
依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分两型。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黏膜炎症。局部有程度不等的咽痛、吞咽痛,全身可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检查见双扁桃体急性充血、肿胀,但无渗出物。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始于隐窝,继而波及实质。局部表现较为显著的咽痛、吞咽痛,甚至吞咽困难,并可放射至耳部疼痛。全身多有高热、畏寒等症状,小儿可致抽搐、呕吐或昏睡。检查见扁桃体红肿,隐窝口有黄白色分泌物,甚至融合成片膜,分泌物仅局限于扁桃体表面,易拭去,不出血。下颌角前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1)重视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可以减少或避免本病反复发作。
(2)饮食有节,忌食辛辣、戒烟、控制饮酒,以免脾胃蕴热;劳逸适度,不要熬夜,以免虚火内生。
(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1.一般治疗
同急性咽炎。
2.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可给清热解毒中药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用药7-10天。重者可酌用糖皮质激素,并对症治疗。局部以复方硼砂溶液或淡盐水漱口,并可含服洗必泰、度灭芬含片等。
双羊喉痹通颗粒、炎立消胶囊、复方鱼腥草颗粒、利咽解毒颗粒、蒲公英颗粒、板蓝根含片、银黄含片、薄荷桉油含片(II)、喉症丸、清喉利咽颗粒(慢严舒柠)、喉疾灵胶囊、复方鱼腥草颗粒、环丙沙星片。
(二)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是咽部常见疾病,青少年多见,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经常发作急性扁桃体炎,隐窝内上皮坏死、脱落,与细菌、炎性渗出物聚集,隐窝引流不畅,导致本病发生。也可继发于如猩红热、白喉、流感等传染病和鼻部炎症。自身变态反应被认为与本病发生有关。
多有反复急性发作史,平时可有咽疼、咽干、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等。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出现呼吸不畅、睡眠打鼾、言语吞咽障碍。有的患者可有低热、乏力、消化不良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平时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和腭舌弓呈慢性充血,黏膜暗红色,用压舌板挤压腭舌弓,扁桃体隐窝口内可有脓或干酪样物溢出。扁桃体大小不定,表面可见瘢痕,常与周围组织粘连。下颌角淋巴结多有肿大。扁桃体大小可分为:I度:扁桃体限于扁桃体隐窝内;II度:扁桃体超越出腭舌弓;III度:扁桃体接近中线、两侧扁桃体几乎相触。
慢性扁桃体炎可作为痛灶,引发全身变态反应,产生各种并发症,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肾炎、心脏病等。
(1)重视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可减少或预防慢性扁桃体炎发作。
(2)饮食有节,少食辛辣,以免脾胃蕴热;按时作息,以免虚火内生。
(3)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部位疾病。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原则上可行扁桃体切除术。若为全身性疾病之“病灶”,待相关疾病稳定后,应尽早手术。术前应使用抗生素,防止因激惹局部而加重相关疾病。在儿童,扁桃体对机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扁桃体切除可能影响其免疫功能,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有手术禁忌而不能手术者,可用保守疗法,如扁桃体隐窝冲洗、链球菌变应原和疫苗脱敏治疗等,也可使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
同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复方硼砂溶液、薄荷桉油含片(II)、藏青果喉片、喉症丸、清喉利咽颗粒(慢严舒柠)、利咽解毒颗粒、喉疾灵胶囊、乙酰螺旋霉素片。
摘自:《当代最新临床与家庭用药指南》P98-P张岫美王勇陈琳主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