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患病危害 > 科普扁桃体反复发炎,需要切除吗
科普扁桃体反复发炎,需要切除吗
1
扁桃体就像人体上呼吸道的守卫,防御和抵抗病毒、细菌进入。然而,它也容易给人带来困扰,相信“扁桃体发炎”这一词大家都不陌生,而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则让人痛不欲生。说到这一痛处,肯定会有患者会问: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怎样治疗呢?
别急,先跟我去认识认识它——慢性扁桃体炎发病原因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临床表现
1、常有急性发作病史,而平时多无明显自觉症状。
2、咽部经常不适或口臭。
3、扁桃体具有丰富的末梢神经感受器,故炎症期间容易产生各种反射失调现象,如阵发性咳嗽、咽部异物感或者各种感觉异常。
4、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言语含糊不清,但较少见。
5、隐窝脓栓被吞下,可引起消化障碍。
6、由于毒素吸收,可引起头痛、乏力、低热或易疲劳。
以上症状并非全部出现,也可全无自觉症状
诊断要点
1、检查扁桃体和腭弓呈慢性充血,粘膜呈红色,挤压腭弓时隐窝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物溢出,扁桃体大小多不定,成人扁桃体多缩小,可见疤痕,凹凸不平,常与周围组织粘连。患者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2、应根据病史,结合局部检查进行诊断,患者有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为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扁桃体的大小并不表明炎症程度,故不能以此作出诊断。
3、本病应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扁桃体角化病或扁桃体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病理改变
1、增生型多见于儿童。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增多,结缔组织增加,扁桃体慢性充血、肥大。
2、纤维型多见于成人。扁桃体淋巴组织萎缩,间质内纤维瘢痕组织增生,隐窝口阻塞,扁桃体变小而坚韧。
3、隐窝型主要病变深居扁桃体隐窝内,淋巴滤泡呈慢性炎症,淋巴组织瘢痕化。由于隐窝口被瘢痕组织阻塞引流不畅,以致隐窝明显扩大,或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菌、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聚集形成脓。因病情重易产生并发症,又称慢性脓毒性扁桃体炎。
有人听说,扁桃体反复发炎,只有切了才能一劳永逸,是真的吗?治疗方案及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基于慢性扁桃体炎是感染--变应性疾病的观点,本病治疗不应局限于药物或者手术治疗,而应结合免疫疗法或抗变应措施。
(2)局部涂药、隐窝灌洗及激光疗法等,远期效果不理想。
(3)体能锻炼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2、手术疗法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1)挤切法一般适用于扁桃体体积较大,突岀而粘连少的扁桃体。
(2)剥离术扁桃体摘除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往往由于切除过少(有残留)或切除过多(损伤周围组织)而造成,故操作需细致,剥离沿包膜外进行。
切除扁桃体后,免疫力会下降吗?
1
扁桃体是人们熟悉的免疫器官,但9~10岁之后,随着免疫功能不断完善,扁桃体的作用逐渐退化,并开始萎缩。因此,对成人而言,切除扁桃体并不会引起免疫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咽喉炎的症状加重,这是因为扁桃体切除后,出现了其他咽淋巴环组织代偿性增生,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心。
对于儿童来说,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还处于活跃时期,此时做扁桃体切除术应根据病情需要评估风险和收益。当扁桃体过度肥大或腺样体增生时,可能出现呼吸睡眠暂停、张口呼吸或憋气,以及吞咽不畅而造成少食、体重偏轻、精神偏差,甚至因缺氧影响智力发育等,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家长应放下顾虑,及早配合医生治疗。
耳鼻喉头颈外科简介
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设有专家诊室,由资历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专家坐诊手术,重点开展以下诊疗项目:
鼻科疾病: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等等;
耳科疾病:外耳炎、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肿物、耳鸣、耳聋、耳廓外伤等等;
咽喉科疾病: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鼾症、腺样体肥大、食道异物、咽喉部良性肿瘤等等;
颈部疾病:颈部外伤、颈部各种良性肿瘤等等;
手术治疗:开展耳鼻喉科各种疾病手术治疗。
耳鼻咽喉专家简介
黄代松副主任医师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近20年,为医院引进人才,曾医院深造学习,多次参加广西区内耳鼻咽喉疾病内窥镜微创手术的培训,有多篇医学论文发表在省级或国家级医学期刊,担任广西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及广西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对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耳鸣、耳聋、鼾症、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喉部肿物的诊治;以及耳部肿物切除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镜鼻窦手术、鼻息肉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鼾症手术、咽喉良恶性肿瘤切除术及颈部肿物切除术等多种手术。
文丨蒋连媛
编辑丨韦兰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