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病情诊断 > 超声刀在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刀在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中常见的手术,将整个扁桃体连同包膜完整切除,以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
一般选择摘除扁桃体是由于扁桃体本身的疾患,如屡发的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以及由于幼儿的扁桃体增生与肥大造成上呼吸道的不通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和吞咽不便,或者因慢性扁桃体炎而引起邻近器官的疾患,如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咽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等与扁桃体有关的,可行扁桃体摘除术,以防止反复炎症发作,或避免细菌下行引起心脏病、肾炎等并发症。其他如扁桃体角化症和扁桃体肿瘤等,亦采用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对于单纯慢性咽炎的患者,扁桃体摘除并不能改善其症状。
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往往面临手术过程中出血多、术野不清晰、术中止血时间长、术后发生原发性及继发性出血等问题。为了减少扁桃体手术术中、术后出血问题,许多学者尝试采用电刀切除术、激光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等,但效果均不太满意。开创性的将超声刀应用于切除扁桃体的手术中,较好地解决了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问题,每侧扁桃体切除只需数分钟,基本无需止血,因此超声刀成为扁桃体手术中的新宠。使用超声刀对曾患扁桃体周围脓肿,或反复多次扁桃体炎症需行扁桃体切除者更加有利。此类患者因扁桃体与周围组织广泛瘢痕粘连,导致传统术式不易剥离,超声刀可避免常规剥离法手术的盲目操作。
疼痛是扁桃体手术后最主要的不适,约两周才能完全恢复正常。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及VAS疼痛分级评分法,比较超声刀组与传统术式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发现超声刀组术后疼痛程度均轻于传统术式组,这可能与超声刀工作温度低,组织水汽化而不是高温凝固坏死有关。
超声刀技术原本主要应用于普外科手术,目前超声刀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耳鼻喉科的扁桃体切除、鼾症手术,头颈部手术如喉癌、颈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超声刀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探头(刀头)以超声频率55.5kHz进行机械振荡,使组织内的水分汽化,蛋白氢键断裂,细胞崩解,从而组织被切开或凝固、血管闭合,在切割组织的同时又达到止血的目的,可以安全凝固5毫米以下的血管及淋巴管。与电刀相比,超声刀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切割与止血动作,同时不会产生烟雾及焦痂而影响手术视野。由于不产生高温,对于周围的肌肉组织与神经不会造成伤害,这也是超声刀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时代在进步,手术设备及器械的每一次创新必定是更有利于患者,无论是从出血量、损伤、术后疼痛耐受等各个方面,我们有理由期待将来无论怎样的手术,必将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产生最微小的损害。
医院,健康与您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