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病情诊断 > 张苏展书记说

张苏展书记说



圈定高危人群后,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和病理科等科室之力,一起治疗大肠癌

浙医二院肿瘤科有基因检测,能确定诱发大肠癌的突变基因如果你的家族有以上所说的遗传情况,最好子女去做个基因检测,一旦确定有突变基因,子女的大肠癌发病率在70%以上

得过大肠息肉的人

浙医二院郑树教授和张苏展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一直关注大肠癌防治,建立嘉善县、海宁市两个浙江省内筛查点,是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每年对6万多位40岁到74岁人群开展筛查

有大肠癌家族病史的人最好从30岁开始做肠镜

2007年6月-2008年8月,浙医二院研究人员在杭州下城区武林和天水街道部分社区做大肠癌人群筛查,筛查了16860人,通过筛查发现2412例大肠癌高危人群,占了14.3%,其中有967人完成结肠镜检查,扁桃体肿大消肿结果发现癌前病变151例,确诊大肠癌21例

浙医二院肿瘤外科丁克峰主任医师说:“我们医生一直建议病人有症状就来做肠镜,筛查是否得了大肠癌,可是病人一听做肠镜,就吓得脸色发青,不敢做”

发表在2011年第33卷第5期《浙江医学》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城市中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有大肠息肉史者大肠癌的发病风险比无大肠息肉史者高22倍

今天至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浙医二院是承办方

记者 王真 通讯员 方序

有四种表现预示你可能有大肠息肉

更可怕的是,有研究表明,女性有上述突变基因,那么她得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的可能都要比其他人高,建议她们积极筛查

长时间便秘或者腹泻,使用一般的促进肠道蠕动和止泻药物没有慢性扁桃体息肉效果;

“做肠镜的确比较痛苦,特别是把管子伸入体内现在门诊中也有无痛大肠镜,通过静脉注射麻醉剂,让病人在睡眠中接受检查千万不要因为怕痛而不来做大肠镜”丁克峰主任医师说

做肠镜要做很多准备,检查前三天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检查当天服用洗肠液,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喝3000毫升左右的洗肠液,排泄干净,直到排出清水为止

然后用一根长约140厘米、直径1厘米末端装有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再到大肠如果发现息肉,可用大肠镜直接切除

大便习惯改变,如果以前大便1天1次,现在两三天才1次,或者粪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都要引起重视;

浙医二院肿瘤内科袁瑛主任医师已加盟快报旗下大家健康网()后,加关注“袁瑛”,发私扁桃体肿疼信咨询

大肠息肉分成两种,一种是肿瘤性的,称为腺瘤;另一种是非肿瘤性的郑树教授说:“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发生癌变,大约经过10至17年,变成大肠癌,如果在这个时间及早干预,就不会癌变”息肉是否确定为恶性,也要根据息肉切下后的病理切片定性所以说,如果医生告诉你有大肠息肉,就要非常小心了

浙医二院肿瘤内科袁瑛主任医师说,大肠息肉病人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病“主要是没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没什么问题大家也不愿意做肠镜检查”袁主任说

“如果子女带有这个基因,建议从3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每隔1-2年复查一次,如果发现息肉,立即割掉”袁瑛主任医师说

2003年浙医二院牵头成立中国遗传性大肠癌协作组,结合中国的情况制定中国遗传大肠癌诊断标扁桃体肿大头疼准如果一级亲属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有两个人患大肠癌,其中一人发病在50岁之前,可以认为有大肠癌的遗传可能

大肠息肉使大肠癌发病几率提高22倍

通过这次调查,比较确定的大肠癌高危因素有:家族史、受检者本人有肠息肉或曾经得过肠癌、大便有隐血,另外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阑尾炎史、慢性胆囊史、曾有过精神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大肠癌的风险

今年6月底,浙医二院成立大肠癌诊治多学科诊治中心;浙医二院多次在浙江省范围内开展大肠癌筛查

长时间腹部隐隐作痛

抓紧去查一下有无大肠息肉

现在有无痛肠镜了

有大便隐血 大便习惯改变 长时间腹痛腹泻便秘

得大肠癌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22倍

大肠病变一般有以下4种隐隐约约的症状,你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留意一番扁桃体疼痛——

根据卫生部数据,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每年以4.2%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大城市,大肠癌年发病率已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

大便隐血,大便里带有血迹,有人可能是肛门的痔疮破掉,过两天饮食正常,痔疮好了,便血自然就没有了大便隐血和痔疮出血不一样,前者是若隐若现,和粪便混在一起,而后者是鲜红色的,往往附在表面;

“通过医院20多年的临床筛查,我们发现大肠息肉的确和大肠癌有非常明确的相关性”张苏展书记说

“本次会议,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上,搞清楚为什么会发大肠癌、什么人群容易得大肠癌”大会主席、浙医二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张苏展教授说


白癜风养生
白癜风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qopo.com/bqzd/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