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病情诊断 >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子宫内膜息肉是不是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是否属于癌前病变目前仍有争论,但其可能会癌变已被证实。一般认为,内膜息肉的恶变率0.5%,有报道年轻妇女的癌变率为0.5%~1%,更年期和绝经后可高达10%~15%。一组资料显示,在例(23-85岁)因子宫不正常出血而行诊刮的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恶变仅见于绝经后妇女,其恶变为子宫内膜癌的概率是10%。但另有一组资料显示,在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者中,只有4例为非典型增生,无1例子宫内膜癌。因此认为,绝经期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基本良性的疾病,恶变的可能性极小。但为了明确诊断,应对所有怀疑为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活检。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各国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大多报道年龄、绝经状况、子宫异常出血、药物、息肉直径、高血压等与内膜息肉的恶变有关。其中,绝经、子宫异常出血、息肉直径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部分功能性息肉在月经期可自行脱落,而直径1.0cm的息肉容易持续存在。因此对非绝经患者有异常出血或息肉直径1.0cm者宜手术切除,而对无症状且息肉直径1.0cm的非绝经患者可定期随访。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的报道较少,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宫腔镜直视下息肉摘除术是诊断息肉是否恶变的“金标准”。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以刮宫所得标本为多,而刮宫无法摘除整颗息肉,仅能获得息肉和内膜的混合标本,这就很难评估恶变是来源于先前的良性息肉抑或是息肉周围的内膜,只有做宫腔镜下电切才能完整切除息肉及蒂部,而不影响周围的内膜。由于子宫内膜从简单增生发展至不典型增生需要很长时间,年龄的增长和绝经时间的增加均可增加息肉恶变的危险性,因此建议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在常规完整切除息肉同时行全面刮宫送病理检查。
引自《微创妇科学》,科学出版社,,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