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病情诊断 > 民族团结一家亲热闹开心暖心mi
民族团结一家亲热闹开心暖心mi
1月23日在社会工作部樊小康主任的带领下,医院下沉干部来到结对村奥皮开村。领队阿米娜·马合木提副院长带着上一批下沉队员和奥皮开村的党委副书记艾海提·尼亚孜带着的村民站成两排在大队部门口列队欢迎。送人的大巴车一到,顿时锣鼓喧天,掌声响起,亲戚之间,小别数日,再次见面,分外亲切,似乎有问不完的好,诉不完的情,好不热闹!
村民赛买提·麦麦提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接亲戚李艳敏医生,小伙子在大连上大学,汉语说得好,李艳敏大学也是在内地上的,学姐学弟两人一见面就聊开了,有说有笑,在一旁的爸爸虽然听不懂,但也高兴的合不拢嘴,赶忙给家人打电话讲述这里的一切。
晚上,我们住在村民热比耶姆·胡杜尤木拜尔迪大婶的家里,家里早早的做好了晚饭,欢迎我们的到来。大婶热情的招呼着我们,不停的给我们添饭菜,端上来的面肺子,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热比耶姆大婶告诉我们今天杀了一只羊,羊比较小,面肺和羊肚都很嫩,所以好吃。我们则在大婶的盛情劝说下,个个都吃的很饱。
热比耶姆·胡杜尤木拜尔迪大婶的外孙女发烧咳嗽,大家纷纷拿出自己带的药,但不知道给她吃哪一种好?还是让小田医生给孩子做个检查,看看再说。结果孩子扁桃体二度肿大,由于大家没有带儿童药,所以第二天田医生又陪孩子妈妈去镇上买了一些药,三种药配着吃,第三天孩子的病就好多了,孩子的妈妈高兴地说:“之前打了一周的点滴,都没有好,这几天吃了你们说的药三天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带了药准备先去看田超医生的亲戚古丽皮孜汗大娘,大娘感冒了。没想到去的路上又碰见了,大娘也正准备去看小田医生,两人像是约好了似的,都要去看对方,见了面格外亲,站在路边就开始嘘寒问暖。
走访的第二家是我的亲戚,家里有三个孩子,照片上的小朋友叫阿布都瓦热斯·吾麦尔,上一年级,家里的老二,很爱学习。医院捐赠的这张写字桌子让他告别了趴在床上写字的历史,他特别喜欢这张桌子,做作业很专心,我们来了,小朋友还沉浸作业题的思考上,虽然抬头看着我们,但是明显的还在思考他的作业题。
第三户我们要去离得比较远的一位老党员家,后勤李新胜师傅听说以后帮我们叫来了一辆车。司机师傅见了李师傅,直接叫“李大哥”,我以为他们是结对亲戚,司机师傅却说:“李师傅不是我的结对亲戚,但他是我的哥哥。我们两人的交往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感情很深,我家里有什么事我都会找李哥哥商量解决办法,爸爸、妈妈、儿子的事都找李哥哥帮忙,他是个好人,我把他当成亲哥哥,他经常来,到我们家就像进自己家一样,他有什么事我也当成自己的事来来办。”
到了老党员尼亚孜·阿不都热依(左一)木家,房子是新盖的很大,很漂亮。由于平时家里人少(老党员只有一个孩子,已经成家分开过了)所以只有一间屋子生火取暖。老党员60多岁,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在饥饿和寒冷中长大,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巨变和老百姓的生活变化。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身边的人珍惜今天的生活,他把对党的拥护,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对好政策的感激写成了一首诗,怕自己的字太潦草,大家看不懂还特意找人把它打印出来。
我们去了以后,他把自己写的诗朗读给大家听,虽然我听不懂,但从他那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从他哽咽声音中,从巴哈古丽姐姐不断擦拭的眼角中,可以感受到他在这首诗中倾注真挚的情感,感动了自己,也感动着他人。
这位大叔叫图尼亚孜·图尔迪,弹的一手好冬不拉,知道我们聚在一位亲戚家吃饭,带着他心爱的冬不拉来看我们,边唱边弹,非常陶醉。
冬天地里的农活少,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驻村工作队组织各小队成立女子合唱队,准备举行合唱比赛。为了锻炼演员们的胆量,今天晚上工作队员米热古丽组织大家学习的同时,让合唱队上台练习唱歌,开始演员们很紧张,一直低着头唱,米热古丽不断地鼓励她们,演员们终于敢抬起头大方的看着观众唱。
去十三村的义诊的当天,现场来了很多村民,冬天的衣服穿得厚,听诊不方便,赵喜医生多次站起来俯身为农民听诊--即使在人声嘈杂的院外,对待患者我也不会丝毫马虎。
义诊的当天,村民把现场围的水泄不通,一位老太太问看完病问宋西强医生:“医院的?”宋医生告诉她:“是的”老太太顿时哽咽了,一只手竖着大拇指说:“二医院的医生,好!好!好!”
小姑娘叫米克拉伊,今年4岁,是我们住的热比耶姆·胡杜尤木拜尔迪大婶的外孙女,乖巧、伶俐,我们都非常喜欢她。走访的时候我们就带着小姑娘一起到老党员家,坐在老党员旁边,听完老党员朗诵的诗,小姑娘下炕走到厅廊上满是雾气的玻璃上认认真真写了两遍“国”字。不知是她听懂了老党员的诗,还是屋子里两个不同民族的大人围坐在一起样子,让小姑娘有了想法,写下了“国”字,写好了以后还念出来给我们听,也许这一刻小姑娘想表达的是“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阿医院∣一个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