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病情诊断 > 非洲猪瘟专题

非洲猪瘟专题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1

什么是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

2

流行历史

年,东非国家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之后,于年传入欧洲,年传入南美洲,年传入高加索和俄罗斯,年传入乌克兰,年传入波兰、爱沙尼亚,年传入摩尔多瓦,年传入捷克,罗马尼亚。年8月相继传入我国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

3

易感动物、传播途径

家猪和野猪对非洲猪瘟均易感。各年龄段猪均可感染。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传播媒介。;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带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猪瘟的可能性;另外还有被病毒污染过的饲料,比如泔水;没有做熟的猪肉制品,包括腌肉;以及被污染的设施或者工具。

4

区别非洲猪瘟与经典猪瘟的区别

不同点

名称

非洲猪瘟病毒

经典猪瘟病毒

科属

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

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病毒类型

双股线状DNA

单股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

基因组长-kb(约是经典猪瘟的15倍)

基因组长约12.3kb

疫苗研制

年,我国成功研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经典猪瘟)

全球范围无疫苗(非洲猪瘟)

病毒生存能力

温度:60℃20分钟;56℃70分钟;25-37℃数周;4℃1年;冻肉数年至数十年。

在储藏在4℃的血液中能存活半年至一年;在室温下粪便中能存活11天,在污染的猪圈中至少能存活一个月。

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可破坏囊膜使其失活

温度:56℃60分钟60℃10分钟使其完全丧失致病力。

在猪粪便中猪瘟病毒于20℃可存活2周,4℃可存活6周以上。

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可很快使病毒失活,丧失感染性。2%氢氧化钠仍是最适合的消毒药。

共同点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非人畜共患病。我国动物疫病目录一类动物疫病,临床症状表现都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型、非典型性。

5

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病毒临床症状与经典猪瘟病毒及高致病性蓝耳病毒临床症状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非洲猪瘟病毒急性感染全身少毛或无毛的皮肤表面呈现界限分明的紫色斑,耳朵紫斑部分肿胀,中心深谙色分散性出血,边缘褪色;发病猪只呼吸困难、不愿运动,部分猪站立不稳,出现到底抽搐、四肢呈划水状等神经症状;下颌淋巴结及扁桃体肿大导致脖子增粗,触诊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肿大,有滑动感,没有明显的大便干结与拉稀交替出现症状。

■■■■■

6

病理剖解

病猪非洲猪瘟病毒病理解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血肿样结节;脾脏、肾脏肿大。由于发病急、死亡快,主要病理变化表现在喉头和会咽部血肿、有弥漫性出血,扁桃体与下颌淋巴结肿大有弥漫性出血点或血斑,心包液增多,心包出血,肝脏接近胆囊部分有水肿和充血现象。

sdfd

7

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1、从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方面入手控制传播,做到不从疫区引种,最好自繁自养;自配料动物源性原料一定要数化处理,切断动物源性原料当中的带毒污染源;对有软蜱环境污染的区域用敌敌畏或六六六进行喷洒灭虫。

2、由于其发病急、高热出血的临床特点,结合其介入是经口腔、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淋巴结入血液的特性,控制应该从清热凉血、提高免疫力、防止脱水衰竭死亡为第一要务和原则。

清热解毒散/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g+扶正解毒散g,开水浸泡30分钟后加维生素C可溶性粉g兑水至-斤,自由饮用;药渣可拌料投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qopo.com/bqzd/1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