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病情诊断 > 扁桃体化ldquo脓rdquo就

扁桃体化ldquo脓rdquo就



“主任,你说啥??”

“接吻病?,不是化脓性扁桃体炎么?”

“病毒感染?,不是类似新冠吧?,难怪高热一周不好呢?”

“女儿,你背着谈恋爱啦?和男朋友接吻啦?…”病患小程的妈妈在病床边带着疑惑且惊奇的表情,一连串疑问。医院呼吸一科童建林主任耐心解释道:“嗯,热吻病,其实是EB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呼吸一科一次常规的主任查房对话。

患者小程,18岁的高中学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高热,考虑疫情期间居留武汉史,一家人都紧张起来,及时就诊外院考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抗感染治疗1周效果欠佳,反复高热,体温最高达40.0℃,-7-17日夜间转入医院呼吸一科,初诊患者,阳性体征不多:咽痛、扁桃体可见白色伪膜、高热、眼睑浮肿,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腹部CT、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阴性,简单的发热,病因的疑惑,入院后第二天恰逢每周三科主任童建林主任大查房,翻阅病例入院检查结果对着科室医生和实习生说:“你们看,虽患者血常规示淋巴细胞计数正常(计数2.6*10^9/L),但淋巴细胞比率高达49.5%,眼睑浮肿、咽峡炎表现、扁桃体肿大伴伪膜形成,是不是需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即EB病毒感染,所谓的热吻病,下一步得完善骨穿、EB病毒抗体检测等等检查协助明确诊断.......”,2天后骨髓细胞学结果提示“感染性骨髓象,异淋1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待排,请结合EB病毒相关检查综合分析”,复查血常规示淋巴细胞计数达11.20*10^9/L,EB病毒IGM阳性,EB病毒DAN阳性,相关检查符合我们的初步考虑,及时诊断及治疗,避免过度治疗,经积极治疗短期内康复出院。

何为“接吻病”,你了解么?

“接吻病”这个词来源于欧美医学专家的“口语”或“科普”,专指EB病毒初次感染后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经口密切接触唾液传播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这也是它被戴上“接吻病”这个帽子的主要原因。其多见于4-6岁儿童,但青年人发病也不少,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临床三联征:发热、咽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不多,伴有眼睑浮肿等,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一种,具有嗜人类淋巴细胞特点,EB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EB病毒和其他的疱疹病毒一样,初次感染后可表现为IM的症状或者无任何症状的隐性感染,之后EB病毒在记忆性B淋巴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可在人体长期潜伏、终生携带;目前的血清学研究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EBV抗体是阳性的,也就是大多数成人已经感染了EBV都处于潜伏期;但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容易出现EBV活跃,具有传播EBV的能力或表现为EB病毒感染。

EB病毒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目前也尚无针对EB病毒的特效治疗,最好预防措施如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习惯等尤其必要;“接吻病”的预后大多良好,病程一般2~4周,小部分重症患者咽部或喉头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或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早期识别及诊断明确,可以减少过多的误诊,增加病患的心理负担,治疗上对症支持治疗,监测并发症发生等尤为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qopo.com/bqzd/12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