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扁桃体息肉 > 病情诊断 > 谦妈育儿经当孩子把门反锁
谦妈育儿经当孩子把门反锁
大概是三四个月前的一天,谦谦突然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怎么叫都不开门。我们找来钥匙打开门一看,这孩子嘴边一圈的巧克力,却告诉我们他什么也没干。当时我没往心里去,觉得偶尔嘴馋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跟他说明把自己锁在屋里这件事会让我们很担心,他也答应下次再不反锁了。
可是,他并没有遵守诺言,反而是越来越频繁地“偷”吃零食,让我很苦恼。一来担心他趁我们不注意吃了太多上火的零食,导致咳嗽反反复复不能痊愈;二来零食吃多了影响吃正餐的欲望;最重要的是,看见小小的他吃点零食还要遮遮掩掩,一看见我就想躲开或藏起手里的零食,这让一向以来并未严格管控零食的我十分疑惑也很心塞。
反复回想,来回反思,问题会出在哪儿呢?
我们家没有吃零食的氛围,所以零食数量不多,都码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偶尔吃的时候都会让孩子尝尝。上幼儿园之前,零食对他来说算是可有可无的生活点缀,从未主动要过和拆封过零食。上了幼儿园之后,社交多了,各种广告也看得多了,一个零食新世界的大门向他敞开,他开始想要尝试种类更多的零食。
说来不巧,自从上了幼儿园,谦谦患上了“入园综合症”,感冒咳嗽不时侵扰,医生还叮嘱“孩子扁桃体比较大,容易发炎”,于是就有了我的“生病期间不能吃零食”的禁令。
我的初衷当然是为了让孩子尽快康复,谁料孩子竟将“吃零食”和“禁止”划上了等号,于是就出现了猫在角落里、躲在房间里偷偷摸摸吃零食的现象。
我并不想让孩子觉得吃零食是件坏事,是需要掩人耳目的,美味的零食就应该大大方方高高兴兴地吃,大家一起分享就更开心了。该怎么让他知道呢?
我联想到很多孩子喜欢吃手,就是因为一开始吮吸手指时被禁止了,结果反而形成吃手的习惯,大人不让吃就偷偷吃,甚至躲在被窝里吃,久而久之还形成一种心理疾病。看来,零食也是一样:堵不是办法,还得靠疏导。想到这,我突然有了主意。
我买来一些有单独包装、适合孩子的零食放在茶几抽屉里,拉过孩子,告诉他:“这些零食都是属于你的,你每天都可以吃,还可以跟我们或者小朋友们分享,不过不能一下都吃光了,要不然小肚子就装不下饭了。所以我们约定一下:每天你可以选两样,各吃一个。咳嗽的时候就不吃,吃完要去漱口,要多喝水,好吗?”“好!”孩子开心地点头。“那我们来拉钩。”
隔天,我从卧室走到客厅,看见谦谦下意识地要往角落藏,便笑着问:“你吃零食的时间到啦?今天选的是什么呢?可以跟我分享吗?”“好啊,这个可好吃了,给你一个。”孩子忘记了躲起来的事。
我知道,从他害怕被批评、躲起来吃零食,到能够坦然、自在地吃,再到可以很好地节制,不影响正餐和健康,需要不短的时间,需要我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我也相信我能做到,因为,任何时候,我都不想看见孩子躲闪的眼神,愿他做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
Vincent有话说:
谦谦在文中的表现,应该很多家长都会觉得似曾相识吧?当孩子犯了错误不敢承认,当他总是偷偷地做某件事情,当他做什么事被你撞见会下意识地害怕,那就说明你在这件事上面过于严厉,只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而已(我们对严厉的标准,和孩子的标准往往差距甚大)。
善于反思的谦妈,总在孩子出现状况时“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解决方案。正是如此,她才得以一次又一次看似顺利地把孩子的问题变为大人和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机会。实际上,最难的是勇气——承认自己做得不够、承认自己有错的勇气。
倡议书
我们倡导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记录、整理您的育儿经历写成文字并用语音录下来(其他就交给我们),不仅能够总结您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还能找到更好的“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方法,顺便也能促进其他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
欢迎家长们的原创投稿,可以是跟孩子的故事,也可以是感悟(投稿可在下方留言联系方式)。
如果您对文章(播报)有所感,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